對林宗堯先生核四解決方案的看法
賀立維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核子工程博士
2013.3.8
自林宗堯先生提出核四論後,最近又提出
了核四解決方案,他認為若照此方案執行,核四就可以續建與運轉,以下是個人對這個方案的看法,本文先列出林宗堯先生的方案,再提出我的問題。
方案:I. 實質確保安全品質
1. 建議組織編制重編
a. 獨立於電廠運轉外,成立測試小組,由前三廠另調45位20年以上運轉經驗值班工程師組成。
問題:由前三廠另調45位20年以上運轉經驗值班工程師,則前三廠勢必大幅度的以資淺的人員或重新招募新進人員接班,是否會影響前三廠現行運轉的安全?核一核二為BWR,與核四世界上少有的ABWR相比,在經驗上是否用得上?核三為PWR,與ABWR差異更大。若以開螺旋槳飛機的飛行員去試飛噴射機是否合適?
方案:b. 聘二位具「主持」全廠試運轉測試經驗之外籍顧問及十數位具實際測試經驗之外籍工程師擔任顧問。
問題:是否能找得到有測試過世界上少有的ABWR經驗的外籍顧問與工程師?當然曾擔任過福島測試而仍釀成巨災的人員要排除在名單外。而這些台電自行編撰且問題百出,品質不合格的測試程序書,有再厲害的外國專家還是於事無補。
方案:2. 重新移交
a. 將四年來施工處已移交電廠測試小組之近百個系統全數退回施工處,並終止所有測試工作。
b. 施工處整理系統移交文件後,重新移交至獨立之測試小組。
問題:針對施工期間偷工減料,品質不符規格牽涉弊案的模組,測試小組如何進行測試?試運轉測試只能針對當時的狀況測試,對品質不良的零件,無法作長時間運轉的可靠度保證,如對已封閉於混凝土內的材料作應力或材料疲乏測試等等。
方案:3. 重新測試
a. 由具測試實務經驗之外籍顧問主持並協同具20年運轉經驗之前三廠工程師,重新徹底執行每一系統測試。
問題:與第1.a及1.b的問題相同。
方案:b. 第二道把關:電廠運轉人員以驗收者身分參與測試,深入細節及過程,挖掘問題,務求就每一系統徹底清查,要求無瑕疵驗收,以利40年之安全運轉。
問題:電廠運轉人員非採購人員,平日只負責對設備的運轉,對設備採購時成千上萬的品名、規格、型號、功能等等的驗收程序不一定有經驗。試運轉測試無法對不良品質的零件作40年的環境測試,只能在運轉功能上做把關,而弊案卻多發生在驗收上的放水。但這道把關的好處是可能會揭露出更多的弊案。
方案:4. 詳擬工作項目及內容
a. 安全在「繁複的細節及嚴謹過程中」: 將第一道把關之移交,試運轉測試及第二道驗收所清查出之問題,詳列工作項目及內容。其間細節之深入及過程之嚴謹程度,即決定了核四之安全程度。
問題:在試運轉程序書未被認可前,第一道把關之移交就有問題。
方案:5. 工作劃分與編組及專案計畫
a. 依工作項目及內容細項,編組現有台電公司內部所有可用人力資源
問題:台電現有試運轉專業人員的能力已被質疑,如何再去找更多的可用人力?
方案:b. 依工作細項內容需要,依履歷表聘請國內外具實務經驗之專業顧問。
問題:與第1.b點相同。
方案:6. 重建獨立監工及品管機制
台電監工及品管始終薄弱,制度上可行,執行卻未落實,另調派總公司及前三廠可用之品管人員,及其他各廠之監工人員進場,確實落實監工及品質。
問題:與第1.a點相同。
方案:7. 試擬工程計畫及進度
問題:在台電日夜趕工的政策下,是否願停工等待試擬工程計畫及進度?
方案:II. 建立獨立具公信力之驗證機制
1. Wano (世界核電廠協會)
a. 由Wano現在立刻派10餘位專家駐廠,每日參與開會。現場實地以未來安全運轉之觀點監督查核
b. 每週出具查核報告,列舉問題及建議
c. 追蹤及再驗證
問題:Wano的10餘位專家,由何人來評鑑他們的能力?是否都有評估過ABWR的經驗?他們所能承擔的責任範圍如何?當然曾參與過福島駐廠的人要排除在外,並了解他們對福島事件承當過什麼責任?
方案:2. NRC (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
a. 由NRC現在派7-10位專家駐廠,每日參與開會,現場實地以世界各國安全經驗監督查核
b. 每週出具查核報告,列舉問題及各國經驗及建議
問題:NRC人員為美國官方公務員,可以為我們做任何安全文件的簽署與保證嗎?美國NRC允許他們這麼做嗎?
方案:III. 公開公正之溝通平台
於立法院 (或新北市政府或媽媽監督聯盟)成立監督工作小組
a. 6位工程師: 機械、電氣、儀控、土木、系統及品管。2位駐立法院,4位駐
現場。
b. 4位駐廠,每日參與開會,不發言。傾聽及收集資訊,至現場實地觀察及詢問。不具監工性質。
c. 每日將問題、改善措施及進度回報立法院工程師。
d. 整理報告,呈報立法院參考,並備詢。
e. 以現場實際實況回應國人之質疑及建議,不需依賴台電或原能會回應。
問題:這些臨時招聘的工程師對核電廠懂嗎?對ABWR的試運轉懂嗎?現場傾聽能聽得懂嗎?現場實地觀察及詢問,問得出問題嗎?他們反而阻斷了外界監督台電與原能會的管道。
方案:IV. 原能會
a. 國家法定安全監督機關,並掌核發執照大權。
b. 需明確定位立場。
c. 急需大幅徹底改善人力編制,監督機制,現場實質監督功能及監督範圍。
問題:原能會多年來承包台電數十億的工程,早已失去監督的立場與公信力,人民對此單位已失去信心。解決辦法為退還台電以前所有承包的工程款,對已承包的工程重新招標,重新改組以重建人民對它的公信力。
綜合結論
林宗堯先生對核四所提出的解決方案,仍然是局限在試運轉的範疇內,他認為若它所提的這些意見都能落實,則核四仍可續建與運轉。但在燃料棒裝填前的試運轉,只能說是「冷機」的試運轉。就如一架新設計的飛機,只在地面上測試,沒有飛到天上去試飛,完全無法模擬出在空中所遇到的狀況。除非像歌手陳昇所說的,在原子爐裡邊裝一個柴油引擎,將爐心的溫度與壓力升到與反應爐運轉時的狀況一樣,產生高溫高壓蒸氣,去推動發電機。看看管路會不會破裂,輻射線會不會洩漏,輻射線對訊號干擾如何。即使如此還是無法測試控制棒對核燃料次臨界、臨界、超臨界以及跳機核反應急停的功能測試。其他還有一系列與燃料棒裝填後的測試,均無法模擬,如廠內輻射值分佈、廠外輻射值分佈、off-gas輻射值分佈等等。核一至核三的試運轉,無論是燃料裝填前或裝填後,均由有經驗的統包商負責,台電只負責最後的接收,就是所謂的Turn Key方式,就可避免許多風險。
若一旦將核燃料裝填,進入核燃料臨界測試,而發生如前段時間層出不窮的意外,如電路燒毀廠區全黑或廠區淹水事件,那將是一場大浩劫的開始。